close

草間彌生(1929-)
  日本藝術家、作家。1929年生於長野縣松本市。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,開始展露馬爾地夫她占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。1973年回到日本東京,1975年開始住進了東京一家精神療養院直到現在。10歲時的草間彌生,這時開始學畫畫。1939年畫母親的肖像畫中充滿了小圓點。草間彌生2008年自畫像。1966年,作品《納西索斯花園》(Narcissus Garden)在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。草間彌生穿著金色和服位於作品中,並立牌告示一個金球價格2美元。作品《再生時刻》(The Moment of Regeneration)。上海當代藝術館供圖南瓜是草間彌生作品中重要的形象,與兒時生活有關。草間彌生家中做批發生意,家裡倉庫囤積了許多南瓜等蔬菜。 上海當代藝術館供圖在《開在午夜的花》系列中,波爾卡圓點的花瓣,中間有著如同科幻小說中外星人般的眼睛。在草間彌生看來,花暗示著生與死,喜與哀,剛與柔。
  “吞下抗抑鬱劑後一切即會消失,拆毀幻覺的大門。”一位紅髮老太用微微顫抖的聲音哼唱著,一邊雙目西裝圓睜地盯著畫布畫下每一筆。她就是用波點和網眼征服世界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。
  她傳奇的人生造就了她傳世的藝術:因為幻覺,她在作品中頻繁使用波爾卡圓點和網眼的符號。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回到日本後,她住進了精神療養院,一住就是30多年。她從不畏懼別人討論她的人生經歷而忽視了她的藝術。她曾說:“我的作品是我人生的表達,尤其是我的精神銀行利率疾病。”
  12月15日,“草間彌生——我的一個夢”亞洲巡展第二站將來到上海當代藝術館,這也是她在借款中國大陸的首次大型個展。我們就從她傳奇的人生出發,打開她幻覺的藝術世界。編譯:何建為
  松本
  抗爭少女
  1929年3月22日,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一個富裕、保守的家庭。她是家中的第四個孩子。她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母親:“她是位精明的商人,我澎湖民宿想家庭生意之所以成功大部分都是她的功勞吧。但是她是個特別殘暴的人。她不喜歡我畫畫,常在我畫畫時撕毀我的畫布。”
  她的父親,風流成性,常年不在家。“他是個菩薩心腸的人,但是入贅到我母親家,經濟上受她的控制,他在家中沒什麼地位。”
  草間彌生10歲時開始畫畫。母親反對她畫畫,打過她、踢過她,還把她關在漆黑的小屋裡。“我時常覺得沒有安全感,”草間彌生回憶稱。那個時候開始,她就得了神經性視聽障礙疾病,開始產生幻覺。1939年在她的一幅母親肖像鉛筆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點。
  “我的母親告訴我,我以後是要嫁給一個有錢人做家庭主婦的。”草間彌生稱,為了逃離母親的暴力,經過一番抗爭,1948年跑到京都學習日本畫。但是她卻很少去上課,她認為學校太保守,老師又與現代社會脫軌。她躲在宿舍自己畫畫,她代表性的“南瓜”形象就出自這一時期。
  由於母親的強硬作風,此時的草間彌生情緒極其不穩定,變得精神崩潰。她開始接受心理治療。“我將幻覺和對幻覺的恐懼轉化到畫中,通過這種方式,我試著自我療傷。”
  1957年,草間彌生與母親徹底決裂——決定去美國紐約。母親給了她100萬日元並告訴她以後永遠不許踏進家門一步。臨行前,草間彌生燒毀了數千件作品。“我覺得這些早期作品會是一個拖累,如果我以後想在美國創作出更好的作品。”
  但是她保留下來了2000多幅作品,這些作品中都有圓點和網眼符號,並隨她一同前往美國。
  紐約
  前衛女王
  離開日本的那一刻,草間彌生就決定要死在美國。
  一到紐約,草間彌生就去爬了帝國大廈。從樓頂俯瞰紐約市,她曾誓言有一天會征服這座城市,用她的藝術熱情和儲存已久的創作能量讓世界記住她的名字。
  那個時期的紐約盛行的是抽象表現主義繪畫,威廉·德·庫寧、傑克遜·波洛克這些畫家風靡畫壇。當她在紐約的生活日益拮据的時候,她的朋友們都對她說:“去畫抽象表現主義的畫吧,那樣你能活下來。”但是,草間彌生想要脫離這股潮流,開啟一種新的繪畫運動。她開始畫那些沒有構圖的、白色的、無盡的波點。這些波點在巨大的畫布上蔓延,形成一張網。
  在紐約,草間彌生還進行了幾十次“偶發藝術”,她稱之為“身體的節日”,與當時的嬉皮文化有關。她後來評價自己在這些偶發藝術中是“女祭司”的角色。她在裸體模特身上畫上五種顏色的波爾卡圓點。“無論公共空間或私人空間,我從不裸露。”她也總是確保在一個安全的地方,不被警察逮捕。
  有一次在華爾街做偶發藝術,她被拘留了,警察要求支付400至1000美元才予以釋放。
  東京
  精神病患
  1973年,在伴侶約瑟夫·科內爾(Joseph Cornell)去世的第二年,草間彌生回到了日本。當初並沒有打算常住,1975年開始住進了一家精神療養院。一住,就是30餘年。
  外界曾有稱,她是主動要求住進去的。在後來的一次採訪中,草間彌生澄清了這種說法。她是在精神科醫生的建議下,才決定住在精神療養院的。“他建議我可以邊在醫院治療,邊畫畫。我是因為強迫症才住院的,並不是外界所說的抑鬱症。”
  她白天創作,在療養院里或自己的工作室;晚上寫作,包括小說、詩歌等。
  回到日本後,她已經出版了10多本小說和詩歌集。  (原標題:通往無限幻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k14dkxb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